1月新增地方债发行超6000亿元引发市场的关注。据中泰证券最新统计显示,1月,地方债发行达6435亿元,其中主要以新增专项债为主,占当月地方债发行总量的76.3%。1月共有17个省份和3个计划单列市发行地方债,其中广东、河南、山东发行规模位列前三。
与此同时,近期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表明重大项目和基建依然是稳增长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今年各地重大项目开工时间较早。记者注意到,部分省份2023年时点和2022年较为相近,如安徽、四川、福建厦门等都在2023年1月上旬开展了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年后广东、湖南、河南等则是选择1月28日、29日开展活动。
中国财政学会绩效管理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依群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1月份新增地方债发行超6000亿元,比2022年和2021年同期大幅增长,增幅分别超30%和60%,仅低于2020年疫情暴发初期,继续保持抢抓时间机遇快发行早见效的快速增长势头,意在持续加大政府投资力度、激发要素活力、带动经济增长,为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后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提供了强力。”
(相关资料图)
资金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
从投向领域来看,来自中泰证券的数据显示,新增专项债主要投向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和社会事业,占比分别为58.48%、17.52%和8.93%。
记者注意到,2022年新增地方债资金也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根据财政部政府债务研究和评估中心的数据,2022年新增地方债资金投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比例达63.8%,比2021年提高2.7个百分点,对提振基建投资作用明显。其中,投向市政和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农林水利、生态环保、物流和能源资金占比分别为31.9%、17.3%、9.2%、3.7%、1.7%;其余投向社会事业、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
就此,张依群认为:“当前,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是政府投资的最重要资金来源。在具体额度分配和使用上,今年地方政府专项债会更加注重精准施策和提质增效,向更需要、更有效、更有发展潜力和国家重大战略布局的省市倾斜,有效防止地方政府债券资金闲置浪费和地方财政支出压力过快增长,适度放宽准公共投资领域,提高地方专项债券投资收益回报能力。”
在张依群看来,地方专项债券用于具有投资回款机制和能力的政府公益、准公益项目,投资建设期和运用使用期限较长,资金占用量大,运营相对平稳。从各地今年专项债券投向上看,主要集中在市政工程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既是提升基础设施服务功能,补充经济高质量发展短板,又是有效避免投资风险,保证债券投资安全,扩展债券投资项目自身功能,具有明显的投资托底、保增、稳定、带动作用。
展望未来,联合资信研报表示,2023年,预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仍将保持增长,专项债发行量维持高位;专项债资金监管将持续加强,调整专项债资金用途情况或有所增多、资金使用效率有望提高;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严监管政策仍将持续;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定价将更好地体现地方债的风险收益水平。
在发行方面,2022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量创新高,表现出发行进度显著前置。有统计显示,截至2022年3月22日,我国地方债发行已经超过1.5万亿元,约为去年同期的2倍,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超过1.1万亿元。
同理,2023年地方债发行节奏也有望维持前置态势。早在去年底,就有部分省份披露财政部已提前下达2023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比往年下达时间更早。
天风证券还估计,今年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可能占全年的三分之一,全年新增专项债总额度或接近4万亿元。还有机构预计,2023年专项债发行规模约3.8万亿元,比2022年预算小幅增加1500亿元。
具体到1月份,从发行规模上看,数据显示,今年1月专项债4986.34亿元,而2022年1月发行新增专项债券4844亿元,发行规模超出去年逾百亿元。
助力基建投资增速维持高位
在业界专家看来,近几年来,专项债作为项目资本金支持基建投资,为拉动基建投资、稳住经济大盘提供重要支撑。在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要求下,2023年一大批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将会陆续开工建设,基建项目新增资金需求仍然较高。
在基建方面,据媒体报道,春节过后,贵州省全力推进重大项目复工复产,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通过加强项目建设要素保障、补链延链强链等举措,贵州省确保2023年推进实施重大项目4000个以上,完成投资8000亿元,为新的一年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另有统计显示,春节过后,长三角铁路22个在建项目中的900余处施工点全面复工,复工率超过90%。
张依群告诉记者:“今年各地重大项目投资继续保持快节奏,具有抓早抓快抓细抓实的鲜明特点,地方债券发行规模、速度在疫情政策调整后不降反升,为实现一季度经济开门红和实现全年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张依群还表示,经济回稳、市场预期还不容盲目乐观,社会投资、居民消费不旺,出口形势更趋复杂,各种信心恢复有待时间消化和检验,这些都需要通过政府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投资进行对冲。因此,今年基建投资规模还会继续增加,投资增速还会持续加快,稳定市场的逆周期调节作用可能会比以往更加明显,只有当经济的主要指标出现较为明显好转,政府基建投资才会平衡式下降。
在这方面,2022年我国基础设施投资明显提速: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9.4%,增速连续8个月加快,比上年大幅提高9.0个百分点。其中,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3.6%,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10.1%,信息传输业投资增长9.3%。
有券商人士指出,2023年一季度可能是全年经济增长压力较突出的时期,作为基建开工的传统淡季,在新增专项债的有力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实现淡季不淡。
从全年来看,川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所长陈雳告诉记者:“2023年,扩大内需、保持我国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性上升,稳增长政策预计将进一步强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稳增长、扩内需’的有效手段,预计本年新老基建投资增速仍将维持相对高位。”
-
艺术家边剃头,边作画,用10万根白发创造“新东方明珠”这是一幅发人深思的画作。近日,上海艺术家杨烨炘走出封闭2个月的家门,以行为绘画的方式创作了《新东方明珠图》献给上海。杨烨炘以疫情期
-
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两个月却没收到货?亚马逊回应“花8000多元买的商品,白等了两个月却没收到货。”近日,消费者赵先生向《中国消费者报》投诉,称他通过亚马逊购物APP下了两笔订单,在等待两个月后订单均被强制取消。
-
广东省消委会发布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为配合广东省推进“阳光二手车”工作,促进二手车流通行业健康发展,推动经营主体树立诚信经营理念,规范二手车交易行为,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国家卫健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最后一公里”有望打通3月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等六部门共同提出的《关于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
2022年1~2月房企拿地榜出炉:冠军碧桂园近日,中指研究院公布了2022年1~2月房企拿地(金额)TOP100榜单。令业内惊讶的是,除了品牌房企名次“乾坤大挪移”,榜单内还冒出了许多“名不见经传”的新面孔。
X 关闭
X 关闭